-
十二经是动所生之病
十二经是动所生之病 手太阴肺之经 是动病。肺胀满。膨膨而喘咳。缺盆中痛。甚则交两手而瞀。是谓臂厥。主肺。 所生病。咳嗽上气。喘。喝。烦心。胸满。 臂内前廉痛。掌中热。气盛有余。则肩背痛风寒。汗出。中风。小便数而欠。气虚则肩背痛。少气不足以息。溺色变。卒遗失无度。 手太阳小肠经 是动病。嗌痛。颔肿。不可回顾。肩似拔。 似折。主液。 所生病。耳聋。目黄。颊颔肿。颈肩 肘臂外后廉痛。 手阳明大肠经 是动病。齿痛 肿。主津。 所生病。目黄口干。鼽衄。喉痹。肩前 痛。大指次指痛不用。气有余。则当脉所过者热…
-
金匮要略背诵全条文
伤寒论原序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,望齐候之色,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。怪当今居世之士,曾不留神医药,精究方术,上以疗君亲之疾,下以治贫贱之厄,中以保身长全,但竟逐荣势,企踵权豪,孜孜汲汲,唯名利是务,崇饰其末,忽弃其本,华其外而悴其内,皮之不存,毛将安附焉?卒然遭邪风之气,婴非常之疾,患及祸至,而方振憟,降志屈节,钦望巫祝,告穷归天,束手受败,赍百年之寿命,持至贵之重器,委付凡医,恣其所措,咄嗟呜呼!厥身以斃,神明消灭,变为异物,幽潜重泉,徒为啼泣。痛夫!举世昏迷,莫能觉悟,不惜其命,若是轻生,彼何…
-
伤寒例
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决病法:立春正月节斗指艮,雨水正月中斗指寅。 惊蛰二月节斗指甲,春分二月中斗指卯。 清明三月节斗指乙,谷雨三月中斗指辰。 立夏四月节斗指巽,小满四月中斗指巳。 芒种五月节斗指丙,夏至五月中斗指午。 小暑六月节斗指丁,大暑六月中斗指未。 立秋七月节斗指坤,处暑七月中斗指申。 白露八月节斗指庚,秋分八月中斗指酉。 寒露九月节斗指辛,霜降九月中斗指戌。 立冬十月节斗指乾,小雪十月中斗指亥。 大雪十一月节斗指壬,冬至十一月中斗指子。 小寒十二月节斗指癸,大寒十二月中斗指丑。 二…
-
伤寒论平脉法
平脉法问曰:脉有三部,阴阳相乘,荣卫血气,在人体躬。呼吸出入,上下于中,因息游布, 津液流通。随时动作,效象形容,春弦秋浮,冬沉夏洪。察色观脉,大小不同,一时之间, 变无经常,尺寸参差,或短或长,上下乖错,或存或亡。病辄改易,进退低昂,心迷意惑, 动失纪纲。愿为具陈,令得分明。师曰:子之所问,道之根源。脉有三部,尺寸及关,荣卫 流行,不失衡铨。肾沉心洪,肺浮肝弦,此自经常,不失铢分。出入升降,漏刻周旋,水下 百刻,一周循环。当复寸口,虚实见焉,变化相乘,阴阳相干。风则浮虚,寒则牢坚,沉潜 水滀,…
-
伤寒论辨脉法
辨脉法问曰:脉有阴阳,何谓也?答曰:凡脉大、浮、数、动、滑,此名阳也;脉沉、涩、弱、 弦、微,此名阴也。凡阴病见阳脉者生,阳病见阴脉者死。问曰:脉有阳结、阴结者,何以别之?答曰:其脉浮而数,能食,不大便者,此为实, 名曰阳结也,期十七日当剧。其脉沉而迟,不能食,身体重,大便反硬,名曰阴结也,期十 四日当剧。问曰:病有洒淅恶寒,而复发热者何?答曰:阴脉不足,阳往从之,阳脉不足,阴往乘 之。曰:何谓阳不足?答曰:假令寸口脉微,名曰阳不足,阴气上入阳中,则洒淅恶寒也。 曰:何谓阴不足?答曰:尺脉弱,名…
-
伤寒杂病论集
论曰: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,望齐侯之色,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。怪当今居世之士, 曾不留神医药,精究方术,上以疗君亲之疾,下以救贫贱之厄,中以保身长全,以养其生, 但竞逐荣势,企踵权豪,孜孜汲汲,惟名利是务,崇饰其末,忽弃其本,华其外而悴其内, 皮之不存,毛将安附焉。卒然遭邪风之气,婴非常之疾,患及祸至,而方震慓,降志屈节, 钦望巫祝,告穷归天,束手受败,赉百年之寿命,持至贵之重器,委付凡医,恣其所措,咄 嗟呜呼! 厥身以毙,神明消灭,变为异物,幽潜重泉,徒为啼泣。痛夫!举世昏迷,莫能觉 悟,不惜其…
-
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
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392、伤寒阴阳易之为病,其人身体重,少气,少腹里急,或引阴中拘挛,热上冲胸,头重不欲举,眼中生花,膝胫拘急者,烧裈散主之。 393、大病差后,劳复者,枳实栀子豉汤主之。 394、伤寒差以后,更发热,小柴胡汤主之。脉浮者,以汗解之;脉沉实者,以下解之。 395、大病差后,从腰以下有水气者,牡蛎泽泻散主之。 396、大病差后,喜唾,久不了了,胸上有寒,当以丸药温之,宜理中丸。 397、伤寒解后,虚羸少气,气逆欲吐,竹叶石膏汤主之。 398、病人脉已解,而日暮微烦,以病新…
-
辨霍乱病脉证并治
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382、问曰,病有霍乱者何?答曰:呕吐而利,此名霍乱。 383、问曰:病发热,头痛,身疼,恶寒,吐利者,此属何病?答曰。此名霍乱。霍乱自吐下,又利止,复更发热也。 384、伤寒,其脉微涩者,本是霍乱,今是伤寒,却四五日,至阴经上,转入阴必利,本呕下利者,不可治也。欲似大便,而反失气,仍不利者,此属阳明也,便必硬,十三日愈。所以然者,经尽故也。下利后,当便硬,硬则能食者愈。今反不能食,到后经中,颇能食,复过一经能食,过之一日当愈,不愈者,不属阳明也。 385、恶寒脉微而复利,利止…
-
辨厥阴病脉证并治
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326、厥阴之为病,消渴,气上撞心,心中疼热,饥而不欲食,食则吐蚘,下之利不止。 327、厥阴中风,脉微浮为欲愈,不浮为未愈。 328、厥阴病,欲解时,从丑至卯上。 329、厥阴病,渴欲饮水者,少少与之愈。 330、诸四逆厥者,不可下之,虚家亦然。 331、伤寒先厥,后发热而利者,必自止,见厥复利。 332、伤寒始发热六日,厥反九日而利。凡厥利者,当不能食。今反能食者,恐为除中。食以索饼,不发热者,知胃气尚在,必愈。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,后三日脉之,其热续在者,期之旦日夜半愈。所…
-
辨少阴病脉证并治
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281、少阴之为病,脉微细,但欲寐也。 282、少阴病,欲吐不吐,心烦,但欲寐,五六日自利而渴者,属少阴也,虚故引水自救;若小便色白者,少阴病形悉具,小便白者,以下焦虚有寒,不能制水,故令色白也。 283、病人脉阴阳俱紧,反汗出者,亡阳也,此属少阴,法当咽痛而复吐利。 284、少阴病,咳而下利,谵语者,被火气劫故也;小便必难,以强责少阴汗也。 285、少阴病,脉细沉数,病为在里,不可发汗。 286、少阴病,脉微,不可发汗,亡阳故也,阳已虚,尺脉弱涩者,复不可下之。 287、少阴…